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叫車輪餅。

(因為他很愛吃車輪餅,芋頭口味是他的最愛)

他在出版社當行銷企畫,

工作內容是幫出版社出版的新書提案給通路,

以期創造好的銷售量。

車輪餅常常跟我分享他在工作上的點點滴滴。

他最近跟我分享,他與出版社一位編輯互動的過程。

車輪餅:「請問這本書和坊間說話術的書有何不同?」

編輯:「你這個問題範圍好大喔!

是不是我給你的新書資料上寫得不清楚?還是哪裡有問題?」

車輪餅:「沒有呀!只是我覺得這本書最大特色是以女性的角度來寫說話術,不知還有沒有別的?」

編輯:「喔!原來如此。因為你之前那樣問,會讓我以為是不是我在新書資料上寫的不好,看不出特色,這會讓我很挫折,甚至我會以為你沒看過資料就問我。我知道你會問我問題代表重視這本書,希望它賣的好,但我希望能先聽聽你對這本書的看法,我們再討論會比較好。」

車輪餅:「好的,我知道了,我們可能有一些誤會,是我表達不夠好,下次我會注意。謝謝!」

我聽完車輪餅的分享,不禁覺得又是一個很有趣的案例。

我所觀察到的事情有二點:

1.編輯和行銷的角度不同:編輯所說所寫的本書特色,可能別本書也適用,並不是這本書獨有的特點;而行銷因為要說服通路和媒體要有好的曝光,所以會聚焦在這本書跟其他同質性的書的不同點,也就是差異化,而書的特點要鮮明且能說服自己。兩者角度不同,溝通上自然會有落差。

2.問話要精準:車輪餅問編輯:「請問這本書和坊間說話術的書有何不同?」事實上這個問句不夠精準漂亮,或許可改成:「您這本書編的很好,好期待這本書的發行。對了!請問這本書中有哪一個或二個特色是坊間其他書所沒有的?」這樣先肯定後提問的說法,較不會引起反感。親愛的朋友!您有沒有發現,問題的意思相同,但問法不同,結果大不同。

說話是一門大學問,溝通其實有很多的眉角,其實我也還在學習。

願有人會喜歡我這篇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哲安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