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p 27 Fri 2013 14:21
  • 臥倒

前不久,德國一家電視台推出高薪徵集『十秒鐘驚險鏡頭』 活動。

許多新聞工作者為此趨之若騖,徵集活動一時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在諸多參賽作品,一個名叫『臥倒』 的鏡頭以絕對的優勢奪得了冠軍。

拍攝這 10 秒鐘鏡頭的作者是一位名不見經傳剛剛踏入工作崗位的年輕人,對於這個作品,每個人都渴望一睹為快。

幾個星期以後,獲獎作品在電視播出。

那天晚上,大部分人都坐在電視前邊觀看了這組鏡頭,最初是等待、好奇或者議論紛紛,10 秒鐘後,每一雙眼睛裡都是淚水。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德國在那 10 秒鐘後足足肅靜了 10 分鐘。

鏡頭是這樣的:

在一個火車站,一個扳道工正走向自己的崗位,去為一列徐徐而來的火車扳動道岔。

這時在鐵軌的另一頭,還有一列火車從相反的方向近車站。

假如他不及時扳岔,兩列火車必定相撞。

這時,他無意中回過頭一看,發現自己的兒子正在鐵軌那一端玩耍。是搶救兒子,還是扳道岔避免一場災難,他可以選擇的時間太少了。 

就在那關鍵的瞬間,他向兒子大喊:臥倒!

同時衝過去扳動火車道岔。

一眨眼的工夫,這列火車進入了預定的軌道。

那一邊,火車也呼嘯而過。

車上的旅客絲毫不知道,他們的生命曾經千鈞一髮, 

他們也絲毫不知道,一個小生命臥倒在鐵軌邊上,

火車在轟鳴著駛過,孩子絲毫未傷。 

那一幕剛好被一個從此經過的記者攝入鏡頭中。

人們猜測,那個扳道工一定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

後來,人們才漸漸知道,那個扳道工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

他唯一的優點就是忠於職守,沒誤工過一秒鐘。

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兒子是一個弱智兒童。 

他告訴記者,他曾一遍一遍地告訴兒子說:

『你長大後能幹的工作太少了,你必須有一件是出色的。』

兒子聽不懂父親的話,依然傻呼呼的,

但在生命攸關的那一秒鐘,他卻『臥倒』了。

這是他在跟父親玩打仗遊戲時,唯一聽懂並做得最出色的動作。

(網路轉載)

火車鐵軌      

林哲安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家新公司要開幕了,老闆想取個響亮的名字,

他想:嗯~取叫能力好了!這名字真是不錯呀!

結果招牌掛出來了......

能力有限公司

大笑  

 

林哲安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哲安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技新聞網站The Next Web共同創辦人鮑里斯.范贊丹(Boris Veldhuijzen van Zanten)根據過去多年舉辦論壇的觀察,歸納出演講時不該說出口的10句話:

1.「我有嚴重的時差、疲累、身體不舒服」:大約有五分之一的講者一開始都會這麼說。可是坐在台下的觀眾只想聽到你的精彩演講內容,如果你身體實在非常不舒服,無法好好表現,不如取消演講。

2.「稍後我再說明」:如果有觀眾突然舉手發問,而他提出的問題你可能會在之後的剪報內容解釋,千萬不要說「稍後我會說明」之類的話,應該立即跳至那一頁簡報內容,立即解答聽眾的疑問。

3.「聽得到我的聲音嗎?好,聽得到。」很多人開始演講之前,都會這麼說,但是檢查麥克風是否運作正常,並不是你的工作。如果你覺得麥克風似乎有些問題,請直接走到講台邊,向工作人員詢問,而不要在台上對著麥克風測試。

4.「燈光太強,我看不到大家」:聽眾不需要知道你是否看得到台下的人。即使因為燈光的關係無法看得到聽眾,這樣也無所謂,你依舊要眼睛望向台下,保持微笑,開始你的演講。

5.「你們看得到嗎?」簡報上的文字,本來就應該要讓台下觀眾看得清楚,因此字級要夠大,然後文字量不應太多。

6.「我把內容念出來」:絕對不要把簡報上的內容念出來給觀眾聽,最後的結果就是大家都盯著簡報看,沒有人要聽。簡報上文字愈少愈好,其他內容就用口說的。

7.「請關掉你的手機/筆電/平板電腦」:你應該鼓勵大家使用,如果有任何精彩的內容、名言佳句或照片,就可立即上傳社群網站,等於是幫你的演講宣傳。你應該要提醒的是,請大家關掉鈴聲,改成振動模式。

8.「不需要記筆記,結束後會將簡報檔案上傳」:寫筆記是許多觀眾的習慣,或是幫助他記憶重點內容的方式,沒有必要加以阻止。

9.「我立刻回答你的問題」:立即回答觀眾的提問是很好,但是別忘了先做一件事:因為不是每位觀眾都能聽得到,因此在回答之前,先複述一遍那位觀眾的問題,好讓所有人都聽到。

10.「我的演講會很簡短」:觀眾並不在乎你這點,重要的是演講內容是否吸引人,而且,真正專業的講者,必定會守時,精準掌控時間。

(吳凱琳編譯)

以上摘自《天下雜誌》網站

 演講  

林哲安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家影印機製造公司,招聘一名推銷員。經過初選,幾十位應徵者只剩下三人。老闆給他們一天時間,盡情展現自己的能力,看看誰是最棒的。

走出公司,三人商量了一下。一位說:「把產品賣給不需要的人,這才是真功夫!」另一位表示贊同。還有一位名叫安妮的小姐,她覺得這樣太難,不打算嘗試。

第二天,三人向老闆彙報。一位應聘者說:「我花了一天時間,終於把影印機賣給了一個農夫!其實,他根本用不著影印機,但我卻說服他買了一台!」

另一位接話道:「我用了七個小時,走了不少路,把影印機賣給了漁民。雖然他不需要,但還是乖乖地掏了錢!」

老闆點點頭,問安妮:「那麼你呢,你賣給了什麼人?是一位繫著圍裙的家庭主婦,還是正在遛狗的夫人?」

「不,我把產品賣給了三位電器銷售商!」安妮從皮包裡掏出幾份檔案遞給老闆,「我花了半天時間,簽了三張訂單,總共六百台影印機。」

老闆喜出望外,立即宣佈錄用安妮。另外兩位提出抗議,他們認為,把影印機賣給電器商沒什麼了不起,他們本來就需要;但賣給農夫和漁民就不同。

「看來,你們對於什麼是能力,還不太清楚。能力,並不是用大量的時間去做一件不可思議的事,而是用最短的時間完成更多最容易的事!你們認為,與安妮相比,誰對公司的貢獻更大?」老闆說。

從此,安妮一直秉持一條原則:把所有精力都用在最容易成功的事情上。多年以後,她創下了年銷售二百萬台影印機的世界紀錄,至今未被打破。二○○一年,她被美國《財富》雜誌評為「二十世紀全球最偉大的百位推銷員」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女性),並被推選為這家影印機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她就是安妮.莫爾卡希(Anne Mulcahy),全球最大的影印機製造公司--美國施樂公司前總裁。她在自傳《我這樣成功》中寫道:我的成功,就是用最短的時間,做更多最容易的事情!

以上文字摘自《給你一項商品,看你怎麼賣》

安妮.莫爾卡希(Anne Mulcahy)    

林哲安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叫蝴蝶效應?

源由一九六一年美國氣象學家 Lorenz有次在辦公室進行氣象分析時,

輸入同樣數據卻得到兩種截然不同的分析結果,引起他特別注意,

在檢查所有步驟後發現,原來他第二次輸入氣象數據差了小數點後四位的極微小差異,

起初兩種數據計算出來的結果差不多,但越到後期,

兩種數據計算出來的結果差異越來越大。

因此他發表了一篇論文闡述某系統的初期資料即使差異非常非常微小,

都可能造成結果不穩定,並把這種現象稱之為「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

後來有人說南美洲有一隻蝴蝶輕輕拍動翅膀,會引起北美洲的狂風巨浪。

因為蝴蝶輕輕拍動翅膀,會引起小氣流,小氣流會變成中氣流,

中氣流會變成大氣流,最後變成龍捲風。這就是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告訴我們小小的改變,會帶來大大的不同。

親愛的朋友,跟我一起說:「先有小變,才會有大變」。(不要笑^_^)

世界第一潛能激勵大師安東尼羅賓說:

「任何人在任何領域,五年變成專家,十年變成權威,十五年變成世界頂尖。」

如果我們每天都成長1%,那麼一年、三年、五年、十年後絕對不同凡響。

比方說有人想成為小說家,九把刀成名前每天寫五千字,如果你沒有每天寫,每天練習,

那麼三年後,五年後,你還是你,而九把刀三年後,五年後變成知名小說家。

結論,蝴蝶效應重點在「效應」,而不是蝴蝶喔! 

林哲安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位婦產科醫師,在宴會時和一位銀行經理坐在一起,

經過彼此自我介紹之後,婦產科醫師對銀行經理說:「看樣子,我們是同行哦!

銀行經理覺得很納悶,就問:「我們算是同行,此話怎講?」

婦產科醫師解釋:「你接觸的對象是鈔票,我接觸的對象則是女人,

我們都是可以看,可以摸,不能用的。」

18禁  

林哲安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鴻海工程師問郭董:為什麼爆肝的是我,首富卻是你?

郭董說:我們之間有三個差別~

第一:

三十年前我創建鴻海的時候是賭上全部家當,不成功便成仁
而你只是寄出幾十份履歷表後來鴻海上班,且隨時可以走人

我們跟你的差別在:創業與就業

第二:
我選擇從連接器切入市場,到最後跟APPLE合作
是因為我眼光判斷正確
而你在哪個部門上班是因為學歷和考試被分配的

我們之間的差別在:選擇與被選擇

第三:
我24小時都在思考如何創造利潤
每一個決策都可能影響數萬個家庭生計與數十萬股民的權益
而你只要想什麼時候下班跟照顧好你的家庭

我們之間的差別在:責任的輕重

(以上文字網路轉載)

郭台銘  

 

林哲安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曾經,書寫是每個人的本能,就像呼吸一般。

隨著時間推移,我們受困在世人對作家狹隘的定義中,

陷入對寫作的負面迷思裡,認為當作家注定是孤獨的、

一輩子窮困潦倒、我們寫的文字沒有人要看、出版的書沒有人會買。

於是我們在寫作之路上走得跌跌撞撞、茫然迷惑、信心盡失,

最後遍體鱗傷,漸漸忘了寫作最原始的本質──

寫作不是為了給誰看;不是為了得到掌聲;不是為了名利雙收;

不是為了得到「作家」的頭銜。

我們寫作,純粹是享受為寫而寫的喜悅,

讓腦中的想法躍然紙上,透過文字跟自己對話。

《寫,就對了!》本書作者茱莉亞.卡麥隆從自己的寫作經驗出發,

帶領讀者省思寫作的真諦是什麼?

我們不需等到有時間、有靈感、有舒適的房間、合適的題材,

才能好好坐下來寫作,這只是逃避寫作的藉口。

對於寫作,你大可如天真的孩子般,腦海裡有任何奇思妙想,

提起筆就寫,想到什麼寫什麼。你的文字不需經過旁人的指點過目,

你就是文字的主人,你的靈感獨一無二。

一段時間後你會有驚人的發現:

那些你所寫下的隻字片語,竟是如此動人!

那一個又一個你所創造的文字異想世界,精彩得讓你流連忘返!

寫作就是這麼一回事,拋開「我想寫,但是……」的疑慮和不安,

旁人多事的提醒糾正,寫得快樂比寫得好更重要。寫,就對了! 

以上文字摘自《寫,就對了!》

如果你對寫書和出書有興趣,可看看這裡!

出書  

林哲安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非常欣實的一位兩岸企管講師,同時也是暢銷書作者,

大家都稱他憲哥,不是吳宗憲,他叫謝文憲。

憲哥最近出了一本新書《人生最重要的小事》。

我擁有憲哥所有的著作和影音作品。

今天看完這本書《人生最重要的小事》,我發現憲哥文筆進步很多,

字裡行間很有畫面,很有溫度。

這本《人生最重要的小事》當初才看到作者序我就熱淚盈眶,

看到後面更是感動不已,我忽然發現我是很容易被感動的人。

但這本書不是催淚書,而是一本勵志好書。

《人生最重要的小事》作者謝文憲在書中指出,

很多人以為要做,就要做一些高難度的事情,

作者謝文憲說人生可先把小事做好,

再把一件件做好的小事,慢慢累積成自己人生的大事。

因為做大不如做小,做小不如做好。

這本書的內容是作者謝文憲一生要完成的40件小事,

或許是小事,但在作者心裡是多麼有意義的大事,

作者謝文憲建議大家若想要擁有不遺憾的人生,

就勇敢寫下自己人生最重要的小事,然後放瞻去做。

我已經開始寫我人生最重要的小事了。

親愛的朋友!你的人生最重要的小事是什麼呢?

趕快寫下人生不遺憾清單吧!祝大家擁有不遺憾的快樂人生。

謝文憲  

 

林哲安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