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2年6月19日我發表了一篇破2萬人氣的文章:我們的人生到底在追求什麼?
2013年8月19日我又表表了一篇破萬人次文章:你會加老闆FB嗎?
2014年再度發表一篇人氣破萬文章:老闆最愛什麼樣的員工
還被放在編輯推薦如下~
甚至被商周肯定設定為推薦名人!
感謝商周,感謝大家的支持!
我會繼續努力的!
敬請期待日後黑暗與勁爆的主題內容.....
繼2012年6月19日我發表了一篇破2萬人氣的文章:我們的人生到底在追求什麼?
2013年8月19日我又表表了一篇破萬人次文章:你會加老闆FB嗎?
2014年再度發表一篇人氣破萬文章:老闆最愛什麼樣的員工
還被放在編輯推薦如下~
甚至被商周肯定設定為推薦名人!
感謝商周,感謝大家的支持!
我會繼續努力的!
敬請期待日後黑暗與勁爆的主題內容.....
人生旅程,多數人有了錢,就希望更有錢;
有了名,就希望更出名;有了勢,就希望更有影響力……
其實,並非幸福的道路難以追尋;
而是我們已經在幸福的路上,卻渾然不覺。
一個人只有兩隻手,緊握這個勢必掉了那個,
只要懂得如何看待手中握有的一切,
那麼,人生的每一個當下,都是幸福。
幸福,有很多種的形式。但在追求幸福的過程當中,我們最常犯的錯誤卻是,以為真正的幸福,就是什麼都擁有。所以,當你還是單身的時候,明明可以享受一個人的自在,卻羨慕起別人有另一半和小孩;而當你實際踏入婚姻的時候,明明可以沉浸在建立家庭的溫馨,卻又埋怨失去自由。於是,繞了一大圈,總覺得自己和幸福沾不上邊。
一個人最大的戰場,其實是在內心。當我們對於現實生活的一切,想得而不可得時,會覺得世界好像總在和我們作對,但實際上,真正在和我們作對的,是自己。一旦處理好內心的衝突和矛盾,外在世界如何變化,都是其次了。無論是感情婚姻,還是工作學業,選擇,都沒有對錯。只要懂得用正面的眼光去看待,用真誠的態度去回應,幸福,就會屬於你。
猶太教教士海曼.薩哈特曾說過:幸福不是擁有你想要的,而是想著你擁有的。的確,與其汲汲營營,盤算著怎麼樣才能賺更多錢,過更好的日子,還不如先學習把每一天的日子過好,快樂活在當下。那,才是你真正能掌握的。
幸福,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一門選修課。但其實早在千古年前,這就是哲學家們眼中的熱門話題。為什麼一個關於幸福的主題,可以探究千年而不衰?原因,並非幸福的道路難以追尋,而是我們已經在幸福的路上,卻渾然不覺。
矇蔽我們內心幸福感應器的最大元兇,就是貪心。有了錢,就希望更有錢;有了名,就希望更出名;有了勢,就希望更有影響力……我們就像是一個貪得無厭的小孩,不只相同口味的糖果愈討愈多,彷彿永遠都吃不膩,就連其他不同口味的糖果餅乾,也想通通抓在手裡。
但,一個人終究只有兩隻手。當你手中緊握著這個,就勢必會掉了那個。因此,決定一個人是否感覺幸福的關鍵,往往不在於他手中握有什麼,或握有多少東西。而是,他如何看待手中已經握有的一切。
以上摘自《幸福不是因為擁有很多, 而是執著很少:懂得放下執著,才會明白什麼是你要的幸福》
你可以在YouTube上搜尋一支影片:文字的力量。
這是個不到兩分鐘的影片,劇情描述一位女性如何只用一行文字幫助一位盲人乞丐。
你可能會很訝異,僅僅只是一行字,竟然能讓這名盲人乞丐的「營業額」大幅提升。
原因在於這段文字非常令人感動。
現在請你試想,那位女性用什麼樣的文字幫助那名盲人乞丐?
這邊就不透漏那段文字究竟寫了什麼,我們要談的是:文字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從早上起床開始,你所看到的第一個文字就擁有強大的力量。
請你試想,當你每天早上起來,就看到「快樂」兩個字,連續100天後,你的心情會是快樂、還是沮喪?
再請你試想,當你每天早上起來,就看到「沮喪」兩個字,連續100天後,你的心情會是快樂、還是沮喪?
成功致富的秘訣在於:注意你的思想、管理你的大腦。但沒有經過正確且長時間的訓練,你可能沒辦法在短時間內管理你的大腦。
但文字本身就擁有影響大腦的強大力量,而改變它們並不困難。
你所說出口的每句話、你所聽到的每句話、你所看到的每段文字、你所寫下的每段文字,都擁有你無法想像的強大力量。
現在請你回想,你每天早上起床後,第一個接觸到的文字或語言是什麼?如果你不滿意,你要如何改善這種情況?
如果你每天早上起來,就對你枕邊的伴侶說:「早安!和你在一起是我最大的幸福!」
當你持續釋放這種正面的能量和力量,持之以恆100天,你會發現你的伴侶變得更加光彩奪目、更加明亮動人、也變得更加愛你。
你藉由正面的文字所釋放的正面能量,會經過你伴侶的內心,讓他回饋正面的能量給你。
你們兩人會創造出只屬於你們的甜蜜小漩渦,讓你們的關係更加親密。
現在請你想出一句用來對你最親密的伴侶所說的話。如果你是單身,你可以想一句用來對自己說的話。
但相反的,如果你一早起來,就對你枕邊的伴侶說:「我怎麼會瞎了狗眼和你這種人在一起?」
首先,就算你覺得自己選錯伴侶,也不要把自己比喻成某種畜生。
就像某位顧客因為不滿某公司的產品,在客訴單上面寫「只有白癡才會購買你們的商品」,而被客服人員回覆「請您不要這樣批評自己」一樣。
其次,你越是批評你的伴侶,你的伴侶就會越討厭你。到最後,你們中間會累積非常多的負面能量,而且總有一天會爆發開來,毀掉你的人生。
現在,請你回想你每天早上起來所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
如果你早上起來想的、說的都是「好煩,又要起床上班了」、或是「他××的!又快遲到了,我怎麼會這麼倒楣?」等負面的詞彙,你這一整天都會很不順利,而且是無庸置疑的。
海賊王(原名One Piece)中主角魯夫的口頭禪是:我要成為海賊王。
他把這句話視為理所當然的結果。這是他對自己「完全銷售」後,充滿信心、無庸置疑的結論。
他的思想充滿自信,自信的思想轉化成正面的文字,再度反覆強化自己的自信,同時也讓他的夥伴感染到這份自信。
或許你可以計算《ONE PIECE》從以前到現在,魯夫說了幾次「我要當海賊王」?
正因為《ONE PIECE》是如此激勵人心,才會有讀者閒閒沒事去數《ONE PIECE》總共有幾個驚嘆號。
這種毅力和肯定被《ONE PIECE》的作者田榮一郎老師知道了,也會讓他更加賣力地去畫出更棒、更感動的故事。
你想像魯夫一樣,充滿自信、魅力和勇氣嗎?
你能成為你的人生舞台的主角嗎?
那你就不能再人云亦云了!
現在,請你想一段正面的文字。這段文字能創造你的自信、魅力和勇氣。你會因為反覆說出這段文字,而變得更加強大、茁壯。
這段文字就代表了你自己。.
以上摘自《當富拉克遇見海賊王》
有一天我去某家咖啡連鎖店吃東西,我在櫃台站了一下,櫃台裡沒人,或許是負責點餐的店員,臨時進去廚房幫忙。
這時,一位穿著制服的服務員從我身邊走過,我看他年紀三十好幾了,看來也穩重,我就向他揮揮手說,不好意思,你是店長或經理嗎?麻煩幫我點個餐。
這時,他竟然怔了一下,才拿起身後的拖把對我說,他不是店長,他只是時薪人員,不會點餐,然後丟下一句:
「你等等吧!會有人來點的。」
說完就閃到角落去拖地。
突然間,櫃台裡傳來親切爽朗的聲音,向我說抱歉,讓他來為我點餐。
我一回頭,看到櫃台裡站的是一位二十出頭,長得細皮嫩肉的男孩子,他很有禮貌地向我介紹餐點,口條清晰有邏輯,很快就完成點餐。
正在付錢時,我瞄了一下他胸前的名牌,上面竟然寫著「店長」二個刺眼的大字。
我怔了一下,問他是店長?
他很有禮貌點了點頭,說是,還說他很高興為我服務。
這時,因為我後頭還有人排著隊點餐,我對他笑了笑,就離開櫃台。
這讓我想起,有一次我開車載著兒子在等紅綠燈時,看到一位中年男人模樣的廣告舉牌員,站在路口壓低帽沿,等紅燈車子都停下時,他就把手上的牌子舉高。
這時,兒子問,為何同樣是成年人,有的站在路口曬太陽?有的站在速食店櫃台?有的卻站在百貨公司裡吹冷氣?
我回答,這是很正常的事,每個人想站在哪裡,會站在哪裡,都是自己的選擇。
選擇?兒子怔了一下又問,那麼,為何路口那位先生不立刻就選擇去速食店上班?或是去百貨公司吹冷氣?同樣是有錢賺啊?
我嘆了口氣對兒子說,我所說的選擇,不是他們現在的選擇,而是他們半年前,甚至是三或五年前的選擇。
他們現在想站在什麼位置,或不得不站在什麼位置,都取決於他們在一段時間之前所做的決定,加上本身努力及時間的累積,他們才能站在這個位置,並不是你當下想做什麼,就能隨心所欲的。
我不知道當時未成年的兒子是否聽懂,然而,我發現很多已經出社會,年紀也已經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似乎完全不懂這個道理。
就好像我前面提到的咖啡廳裡,那個看來年紀不少很穩重,卻還在當負責拖地的時薪人員。
我想,如果他在二十幾歲時,就有想到或規畫自己三十歲後,想站在哪裡,或成為什麼位置的主人,而且持續努力地朝目標前進,那麼,站在櫃台裡胸口別著店長名牌的,就不會是那個細皮嫩肉的年輕人,而是他。
相對地,那位細皮嫩肉的年輕人,如果能在二十出頭,如此年輕就站上店長的位置,我相信,等他過三十歲時,他必然是站上更高更有成就的位置。
以上摘自《30歲後你會站在哪裡?》
有一位老師告訴我,全世界那些最有錢,最成功的企業家,都在做「麥當勞致富計畫」。
麥當勞致富計畫三步驟如下:
一、建立系統:創造大量且穩定的現金流。
二、轉投資:選擇你熟悉且熱愛的金融衍生性商品。
三、購買並投資房地產。
P.S要按照順序喔!
在攻心冷讀術中有一種說話技巧,就是採用問句提問,不管你說中與否,最後你都可以解釋為你說中了。
當我們試圖瞭解對方,卻又不知道對方是什麼樣的人時,你可以採用提出問題作為開場白。當對方對你所說的話覺得有所矛盾,不同意你說的觀點時,他們就會自己開始解釋或說明。如此,他們就陷入了你設計的大範圍話題的圈套當中。你只是起了一個頭,對方反而會自己開始幫你補充。
也許你在跟一個人說話之前,已經瞭解了他的一些事情,也或許你一點都不瞭解他的事情,所以不知道該從什麼地方開始話題。這種時候,你不妨應用大範圍話題來帶出你的主要談話內容,提高你的命中率,使你跟對方順利「變熟」。
例如,你在剛開始和對方交談時可以這樣說,這又分成「說中」與「沒有說中」的兩種情況。如下表示:
(一)說中的情況
榮恩:「有人說過妳很可愛嗎?」
妙麗:「嗯……是啊,雖然不太好意思,但是我還蠻常被稱讚的。」
榮恩:「我一看就知道妳是個受歡迎的人。」
妙麗:「真的嗎?怎麼看啊?」(※拉近距離,變熟悉)
榮恩:「因為妳很喜歡笑,又很活潑……」
(二)沒有說中的情況
榮恩:「有人說過妳很可愛嗎?」
妙麗:「啊?好像沒有耶,我不是很活潑的人。」
榮恩:「我是說,妳看起來是個性文靜的人,但是妳其實對人很好,這種差距感讓人覺得妳很可愛。」(※不活潑表示文靜)
妙麗:「喔……是這樣啊,我們公司的同事有什麼事情總會找我幫忙是真的。」
利用大範圍話題可以讓你跟對方更快地建立起信任關係,從而使你獲得更多有關對方的情報。
以上文字摘自《懂的人都不說破的攻心冷讀術》
最近工作上又有新的感悟。
我們都知道員工要站在老闆的角度和立場來思考。
說的容易,但有時還是站歪了...
造成老闆跟員工想的不一樣!想法不同做法當然不同。
我最近發現大腦裡想著一件事情,就能站準,
把自己當做這家公司的老闆,你就會知道老闆最在乎的是什麼。
我以前是有站在老闆的角度和立場來思考,
但並沒有把公司當做自己的公司。
所以,關鍵就在於『把公司當做自己的公司』,
少了這幾個字的思維有差喔!
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和力量,給懶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中國現代文學家 魯迅
企業家威斯特曾經接到一個年輕人的求教電話,他與那個嚮往成功、渴望指點的年輕人約好了見面的時間和地點。當那個年輕人如約而至時,威斯特的辦公室門大敞著,眼前的景象卻令年輕人頗感意外—威斯特的房間亂七八糟,一片狼藉。
沒等年輕人開口,威斯特就招呼道:「你看我這辦公室,太不乾淨了,請你在門外等候一分鐘,我收拾一下,你再進來吧!」一邊說著,威斯特輕輕地關上了房門。
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威斯特又打開了房門,並熱情地把年輕人讓進客廳。這時,年輕人眼前展現出另一番景象—房間內的一切已變得井然有序,而且有兩杯剛剛倒好的咖啡,淡淡的香氣在房間裡瀰漫著。
可是,沒等年輕人把滿腹有關人生和事業的疑難問題向威斯特講出來,威斯特就非常客氣地說:「乾杯,你可以走了。」
年輕人手持咖啡杯一下子愣住了,既尷尬又非常遺憾地說:「可是,我…我還沒向您請教呢…」
「這些難道還不夠嗎?」威斯特一邊微笑著,一邊掃視了一下自己的房間,輕言細語地說,「你進來又多一分鐘了。」
「一分鐘…」年輕人若有所思地說,「我明白了,您讓我明白了一分鐘可以做很多事、可以改變許多事情的深刻道理。」
威斯特笑了。年輕人把杯裡的咖啡一飲而盡,向威斯特連連道謝後,開心地走了。
的確如此,如果因為你自己的悲傷而掩面,那麼,一分鐘便從你的指縫中匆匆溜走了。
為了解釋「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一位大公司的老闆帶著一個「金錢時鐘」召開主管會議。與會者在進入會議廳時,需在「金錢時鐘」打卡,這個鐘記錄了每一位與會者的時薪,並且可以計算這個會議所花費的時間及所需的費用。
這位老闆表示了——永無止境的會議看似不花一毛錢,其實可能所費不貲。
我們很容易想像有形物品的價值,例如豪宅和跑車;但「時間」因為看不見又摸不著,常得不到人們應有的尊重。如果有人偷了你珍藏的古董或珠寶,你一定會生氣地跑去報警,可是浪費時間甚至連你自己都不在乎。
這麼說並不表示當你在陪孩子玩或是跟朋友喝杯茶時,眼睛得盯著時鐘不放。這是要幫助你明白,你的時間有多珍貴,沒有一刻是可以放棄的。
這正如藍曼馬庫斯集團的CEO——傳奇的史丹利.馬庫斯(Stanley Marcus)說的:「在某些時候,我會對我的時間非常吝嗇,這麼做是為了我可以在其他時候揮霍。」
別以為這樣的「加薪」思考練習不重要,你對時間和自己的看法,將會影響未來日子的每一件事。正如從事各種運動,輸贏只在你的一念之間。
假如你開始認真看待自己的時間,確認其價值不菲後,那麼在不久的將來,即使你真的賺了這麼一大筆錢,你也不會詫異了。
也正因如此,你就會知道每浪費一個小時要花多少成本,然後你才會開始想辦法削減因為工作效率不高而導致的無謂浪費。
以上摘自《說沒空的人都想學的時間整理術》
惡習1:自己做,最放心
有的人的時間之所以經常很緊繃,是因為他們事無大小,不分巨細,一律堅持親自上陣。結果弄得自己疲憊不堪,然而事情卻是越做越多。
惡習2:喜歡到忘了時間
人們通常喜歡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且樂此不疲。越是年輕人,表現得越強烈。例如:最典型的就是現在的手機APP遊戲,不知多少人每天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在上面,於是人們本來計畫用於工作和學習的時間都被遊戲侵佔了。
惡習3:都準備好,再去做
一些人總認為思考得越周慮越好,對工作、對計畫總想等條件都完全具備了再做。這種人的特色是多謀而不善斷、長於心計而疏於行動,因此事情總是久拖不決,久等不辦。
惡習4:不好意思不出席
在現代社會,許多的社交場合你也許不得不出席、不好意思不出席,甚至很多人在社交活動中的談話往往會是一開口就漫無邊際,天南地北的,使得說的人跟聽的人彼此都浪費了非常多的「social」和交通時間。然而你應該認知到,並非是所有的社交活動都是重要且有益的。
惡習5:我有的是時間
一些人在工作中「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究其原因,是由於他們缺乏自己的人生目標,對各種事情都是抱著漫不經心、隨便打發、無所謂的態度,常滿足於應付差事,因此大量的時間都在「千篇一律」當中流逝,心態的問題導致了失去能有一番作為的可能。
惡習6:對自己期望太高
有些時候,人們對自己的期望多於自己實際上可支配的時間。這種時候,人們常會因為自己
給自己的時間管理標準過高,導致無法實現目標,使自己陷入無邊的痛苦循環。
惡習7:過度關注時間
有一些人是過分地計畫、永遠在做工作的進度表、更新的進度表,甚至計畫到了事情的每一個小細節。這種人過度忙於小事,而沒有估量到自身時間最後所產生出的價值是否值得。
惡習8:經常被瑣事干擾到正事
今天你必須要填寫納稅申報單,這件事對於你很重要,然而在填寫納稅表之前,你想起應該去趟郵局,還要與自己的牙醫約好複診的時間,隨即又和同事聊起自己非常喜歡的歌手——結果半天時間就這樣過去了。
惡習9:花太多時間規劃未來
別花太多的時間去思考對你現在來講很遙遠,且不是一朝一夕能達成的目標。例如「明年要成為百萬富翁」、「45歲以後要退休」等,經常花時間想像這些遠大的目標只會導致你持續地delay當下的進度。
以上摘自《說沒空的人都想學的時間整理術》
職場能力分兩種,一種是硬的能力(hard skill),指的是專業能力,比如知識、技術等,另一種是軟的能力(soft skill),指的是個性習慣、觀念態度。
很多用人主管都承認,擁有漂亮的學歷、多張證照只是持有進大企業的入場券,可是職場競爭是一場數十年的馬拉松賽,若要在職場出類拔萃、長期領先,軟性能力才是關鍵的競爭力!
和硬性能力相比,軟性能力更是一種綜合抽象的能力,比如人際關係的處理能力、面對危機的應變能力、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自我管理的紀律能力,甚至幽默風趣的社交能力等。
軟性能力不是專業知識或技術,很難在學校課堂上學習得到,它和家庭教養一樣,依靠的是在職場實務中,從主管的言教與身教耳濡目染,還有個人的自我期許與自我要求培養而成。
做對了三件事,一切就對了
軟性能力可以再拆開成兩大類,一是對人的能力,一是對事的能力,不論是那一類的能力,其中有很多是和工作教養習習相關。工作教養是地基,軟性能力是往上蓋的高樓大廈,工作教養做得愈深愈實在,軟性能力將更堅固。之所以對軟性能力有這麼大的影響,是因為工作教養
包括了以下三種內涵:
1.工作觀念
2.工作態度
3.工作習慣
這三種內涵做對了,在工作上便會找到動力!以觀念來說,因為有了正確的觀念,非常清楚自己的價值、努力的意義,工作時便可以份外帶勁;當碰到挫折瓶頸、或詆毀打擊時,不容易失去方向、頹喪失志,反而愈挫愈勇,堅持到底。
這三種內涵做對了,在工作上便會找到助力!以態度來說,因為有了正確的態度,對人謙讓誠懇、對事嚴謹要求,就很容易建立良好的口碑,吸引有同樣特質的人一起打拚,花花轎子人抬人,人氣一旺,便不難達到目標。
這三種內涵做對了,在工作上便會有所表現!以習慣來說,就像一個資質不錯的孩子,功課表現一直不理想,其實他只要養成正確的讀書習慣,比如課前預習,課後複習,不懂弄到懂為止,功課老老實實的做,很快的成績一定有進步。
以上文字摘自《工作的教養:贏得好工作的吸引力法則》